武汉“车谷”产教联合体建设交出亮眼“成绩单”

来源:教务处作者:审核人:发布时间:2025-06-30浏览次数:78

近日,新华网客户端刊发的《武汉“车谷”产教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效》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短时间内点击量持续攀升,截至6月30日,已突破75万点击量。这一数据远超行业同类事件平均关注度,充分反映了社会各界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和产教融合模式的高度期待,也是对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在联合体建设中所做工作的肯定。

6月20日,“合创未来:2025武汉·中国车谷产教融合工作推进会”在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武汉·中国车谷”市域产教联合体主办,该联合体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三方牵头,联合产业链上下游120余家单位共同参与。会上,三大核心活动亮点纷呈,我校深度参与其中,贡献了城院力量。


重量级企业签约入局,我校携手共促人才培养

在会上,全球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与我校正式签约,聚焦新能源技术人才培养与实训基地共建;科技巨头小米集团中国区同步签约,探索智能汽车生态链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新模式。我校汽车技术与服务学院院长明平象表示:“头部企业的加入,为产教联合体注入创新活力与资源支撑,推动‘中国车谷’生态升级至更高维度,也为我校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更优质的平台和资源。”


权威白皮书发布,为我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

《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发展暨人才需求白皮书》由联合体及行业力量联合编制,系统梳理了产业现状与趋势。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汪怡平现场解读称,智能网联汽车正从“单车智能”向“车路云一体化”跃迁,全国算法测试工程师、智能化系统测试工程师等岗位年需求突破万人量级,但人才供需矛盾突出。湖北省凭借“光谷”“车谷”双核战略,人才需求高于全国均值,成为高职层次人才的重要吸纳地。这为我校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标杆案例表彰,我校成果获肯定

会议集中表彰了“优秀产教融合典型案例”,我校多项成果在列。其中,“课堂搬进车间,学生毕业直接上岗”等案例,展现了我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效。会议还组织与会代表参观“武汉百度萝卜快跑基地”,让大家亲身体验无人驾驶技术前沿应用,进一步拓宽了师生的视野。

 

作为国家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的重要载体,联合体自2023年成立以来成果显著。我校副校长叶学文介绍:联合体已建成东风现代产业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专精特新”产业学院、现场工程师学院三大实体化育人平台,我校新增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7个前沿专业;2024届毕业生在“车谷”重点企业就业率攀升至73%,较联合体成立前大幅提升22个百分点;校企协同技术攻关成效突出,我校参与完成车路协同感知系统优化等6项关键研发,斩获专利14项,实现技术服务收入超500万元。

新华网的专题报道评论区涌现大量网友点赞,“产教融合不是口号,是真引擎!”“湖北车谷引领汽车革命!”等评论,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产教融合模式的认可。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推进会以务实举措打通了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最后一公里”。叶学文强调:“产教融合是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咬合的引擎,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提供支撑,我校将继续发挥牵头单位的作用,推动产教融合向更深层次发展。”

在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技术全球竞争的背景下,本次会议展现了产教融合的全貌,新华网的高点击量也折射出社会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信心。我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依托“车谷”优势,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为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将“武汉·中国车谷”产教联合体打造成为全国产教融合的标杆典范,为车谷乃至湖北省、全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城院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