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联合智慧树网成功举办了第一期“智慧课程及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工作坊”。本次工作坊旨在推动学校课程体系朝着数字化、智能化方向改革升级,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聚焦AI技术与教育场景的深度融合,通过系统化培训,帮助老师掌握智能工具,尤其在课程建设、教学优化的实践方面,为教育变革与创新实践注入新动力。工作坊吸引了36位来自各院系的教师代表积极参与,通过案例分享、技术演示与实战演练,共同探索AI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
教务处胡文鹏副处长首先介绍了学校AI+课程建设的整体规划与期待愿景,重点阐述了“AI+课程”分级改革的推进思路,强调要以解决实际教学痛点为出发点,深入思考“AI的重要性”和“如何用好AI”这两个关键问题,合理设计AI赋能的课程体系。
智慧树网AI应用顾问张蒙琳分享从课前备课、AI生成教学路径、训练个人智能体到AI出题、自动批阅等典型应用场景案例,全方位呈现了AI如何深度融入教学,为教学活动增效赋能。如“AI学伴”打破传统公共课与平台课的同质化局限,为课程注入个性化活力,让学习体验焕然一新。
智慧树网高级产品经理分享智慧课程赋能线下课程典型案例,“英语口语助手”与“AI+虚拟仿真”可以让原有课程需要学生提升实践能力的课程获得真实场景,助力学生高效掌握实操技能与因人而异地辅导;“剧本化考评”可以帮助初教育、文学、艺术等课程打造沉浸式场景,全方位锤炼学生的多维能力;全能AI批阅更是凭借多模态技术,强势覆盖论文、代码、语言、数学及手写实验报告等多元内容,实现深度剖析与精准评价。
工作坊特别设置了实践操作环节,智慧树AI应用顾问张蒙琳带领全体教师开展实操体验。通过AI生成教案、与AI互动分析任务并生成教案、利用工作流搭建智能体生成教案等模块的实践操作,教师们深入了解了AI教学工具的功能特性与实际效能。在张老师的指导下,与会教师结合各自学科特色,现场生成自己的基础班“智慧课程”。
第一期“智慧课程及人工智能深度应用工作坊”圆满落幕,但AI与教育融合的探索之路仍在继续。相信通过此次工作坊,老师们对AI赋能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教学模式的变革,为培养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